苏乔想了想,却是问:“若是我见了书中没有的东西,日后是不是也能去说书了?”

秦长淮大笑:“自然,你比那些读书读傻了的见多识广,说得,也一定比他们好。”

苏乔当即有几分美滋滋的:“那我一定要去,阿淮可不能拦着。”

自那日后,苏乔便改口唤回了“阿淮”,一声声“阿淮”,叫得秦长淮心中甚是舒畅欢欣,没有什么事不能同意的了。

马车行了小半个时辰,方才停了下来。苏乔下车一看,面前却是一间不起眼的屋子。

陈旧的匾额上,歪歪扭扭的写了‘溪坞馆’三个字,像是从没人擦过似的,也不知积了多少的灰。

门前站了一人,穿着粗布衣裳,懒懒散散的坐在台阶上,背靠着门,双眼似睁未睁,睡着了一般。

秦长淮与苏乔才一走上前,那人便悄悄睁开了眼,眸中泛着精光,不住地打量着他们。

苏乔不喜这样被这样的目光触及,微微皱了皱眉,往秦长淮背后退了一步。秦长淮则是拿出一块铁牌,在男人面前晃了一晃。

男人见了,当即起身,用力一抬——这门竟然不能推拉,而是用抬的。

秦长淮拉了苏乔的手,只他们二人进了门。

门内有一道窄窄的长廊,虽两旁放了烛台,可光线还是略显昏暗。

苏乔总觉得这里面阴森森的,不由自主地,便觉有几分害怕。秦长淮握紧了她的手,脚步也放慢了,以此来安抚着苏乔不安的情绪。

也不知走了多久,一拐弯,又见一道石门。

门前坐着一人,与外面那男子衣着相似。秦长淮拿了铁牌给他,他拿在手中细细查看了一番之后,方才抬起了门。

这扇门后,却是明亮不已。

身后巨石缓缓落下,苏乔下意识的往后一看,却见到这石头上有字。

茅屋连溪坞,松舟系浅湾。

有一个身着浅蓝色衣裳的伙计走了上来,也不问话,只行了一礼,道:“二位贵人请。”

说罢,便自顾自地在前面领着路。

苏乔这才发现,这溪坞馆,竟有五层楼。

五层楼说不上高,可从外面看来,却全然看不出。

苏乔与秦长淮被引到了三楼,一间名叫百折阁的屋子里。

这屋子不大,东西却不少,文玩摆件,花鸟字画,山水绣屏,雕花木床,狐皮软塌,连着琴棋书纸,毫笔香墨......只要苏乔能想到的,似乎都能在这屋子里找到。

“二位贵人瞧瞧,可还缺了些什么?”问话的,是个穿着青色裙裳的女子,女子眉眼青涩,唇红齿白,像个一直呆在闺阁中,从未见过世面的小女孩。

“一些瓜果点心,一壶仙山石崖......乔儿可想听听曲子?”秦长淮问道,苏乔摇了摇头,便道,“先这些吧。”

“是,奴婢名唤月梧,便在门口守着,二位贵人若有什么吩咐,只管叫月梧便是。”月梧福了福身子,自退了出去。

秦长淮拉着苏乔到窗边坐下,让她往下看。

院子的正中间,摆了一个舞台。

“这台子有时会奉上精彩的表演,有时却是拍卖物品的。”

“拍卖?”苏乔觉得有些新鲜,“拍卖什么?”

“什么都可拍卖。”秦长淮道,“沈惜柔当初若不是睿王指定的,也会上这个台子。”

苏乔心中诧异,探头看了看。

这些屋子设计得巧妙,每一间房间都有窗子,都能清晰地看见下面台子的状况,可苏乔却看不见其他房间内的情形。

“像沈惜柔那样,有目的的谈生意买卖,也不在少数......对他们而言,这是机密,自然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,所以不但别人瞧不见咱们这屋里的情况,便是咱们闹出再大的动静,哪怕是砸了这房间,只要关了门窗,便是隔壁的人,也听不见。

苏乔点点头,又是新鲜又觉得好奇,在屋子里转来转去,遇见的每一个柜子抽屉,都要打开来看看,一面称奇。

秦长淮也由得她去看,不一会儿,茶水点心送了上来,苏乔没空去理,却听得一段明亮轩昂的箫声传来,细细分辨,竟是《云霄引》。

箫声是从窗外传来的,苏乔坐回了窗边,往下一看,有一个穿着艳红衣裳的女子,站在那台子中央,手持洞箫,神态优雅。

“看来咱们运气不错,今日恰好遇上了。”秦长淮笑道,抬手给苏乔斟了一杯茶。

箫声渐渐弱了去,最后只剩绕梁余音。

红衣女子伸出右手,那手上戴了一串铃,手腕轻轻摇晃,铃与铃之间相互碰撞,发出清脆的响声。

便有四人抬着一巨大的物什上来。

那物什四四方方,被黑布盖着,似乎是一个大箱子。

箱子被放下后,红衣并没将黑布揭开,而是请上了一尊玉观音。

这尊观音是由上好的白玉雕刻而成,浑身上下无一丝杂质,而观音眉间的一点朱砂,红得夺去了所有人的视线。

红衣的声音自大堂响起,:“这玉,是上好的羊脂玉,相信各位贵人看得出来。羊脂玉其实并不稀奇,稀奇的,是观音眉心的,这一点灵砂。”

“贵人们都知,极北之地,有一座天山,高耸入云。传言,这天山,便是登云入天宫的一条通道,谁人能登顶,便能成仙。自然了,这么多年来,也从未有人能成功登顶,便是那得道的高僧,也行至一般,发现无路可走,只能就此作罢。却有一人,接近了这山顶。便是那著地般阳寺的悟真大师。悟真大师,可谓咱们南齐的第一高僧。那时节,悟真大师独身一人,走上了天山。山脚下的住民连连劝着,说这天山高耸入云,四季轮回,山脚下或许还是炎炎夏日,可过了半山腰,便是寒冬酷霜。悟真大师不过一笑,徒步而去。这一去,便是半年,直至半年后,方有一僧人缓步而下。众人望去,正是半年前上山后,便不知所踪了的悟真大师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